國際藝術家吳炫三談「藝術與生命」 中臺科大師生體悟創作真諦





本報導連結 #SDG4 優質教育 #SDG 17促進目標的夥伴關係
國際的知名藝術家—吳炫三老師,以「跨越地域的界線,融入時間的縱深」為題舉辦藝術入校講座,與師生及各界藝術愛好者分享創作歷程與生命體悟。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充分展現中臺科大校園深厚的藝術與人文底蘊。
吳炫三老師以「探索」與「創新」為人生主軸,長年遊歷亞洲、非洲及南美洲等地,以藝術家的敏銳觀察力,描繪人類文明與自然共生的樣貌。講座中,他以自身探訪不同文化與地景的經驗為例,闡述「藝術不僅是形象的再現,而是與生命對話的過程」。他指出「藝術家要學會傾聽自然,感受時間的呼吸,讓文化在新的時空中重生。」其作品以自然材質與人文精神為創作核心,展現對土地、歷史與文化的深刻敬意,引領聽眾穿梭於不同文明的交會之間,體會藝術跨越地域與時間的無限可能。
中臺科大文教所長期推動「美感教育」與「文化永續」的實踐,將藝術視為培養人文關懷與創意思維的重要橋樑。此次講座正是該理念的具體實現,結合專業知識、文化對話與創作實務,啟發學生從藝術中思考社會與自然的關係。活動透過藝術教育啟發創造力與文化理解實踐「SDG 4優質教育」,更以「SDG 17促進目標的夥伴關係」為目標,藉由講座活動促進學術界與藝術界的跨域合作。
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師生們表示深受感動。一位研究生分享「吳老師讓我們明白,美感不只是藝術家的專利,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來自業界的藝術創作者也指出,這樣的跨界交流有助於連結學術與創作現場,為未來的藝術教育注入新思維。透過對藝術的實踐與體驗,學生們不僅增進專業視野,更理解「從生活出發」的藝術精神。
中臺科大陳錦杏校長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藝術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結合,透過講座、展覽、工作坊等多元形式,促進校園與社會的文化對話。此次吳炫三老師的蒞臨,不僅帶來國際藝術的多元視野,更體現中臺科大致力於培養具文化敏感度與國際視野公民的教育使命。在中臺科大的校園裡,藝術不僅是靈感的種子,更是教育的養分,美感在校園中扎根、綻放,持續孕育出能跨越地域與時間的新世代公民,並以創意、文化與永續為筆,書寫未來的篇章。
【圖/文 藝文中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