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教室帶領學生進行「草編與芋香的一日慢旅」職涯探索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 8良好工作與經濟成長 #SDG 11永續城鄉和社會
為促進特殊教育學生多元學習與文化體驗,中臺科技大學資源教室於近日(114/10/17)舉辦「草編與芋香的一日慢旅」職涯體驗活動。學生以「慢旅」的步調親近地方文化,走訪「藺草文化館、卓也小屋與阿聰師芋頭文化館」,在體驗導向的學習過程中,結合產業導覽與手作實作,深入了解在地產業特色與文化創生的發展脈絡,並進一步認識工藝與觀光產業的實際運作模式與增加學生手作的技能。
活動首站來到「藺草文化館」,在導覽老師的細心講解下,學生們深入了解藺草工藝的歷史與應用,並親手體驗編織可愛的「草編長頸鹿」,從材料挑選、編織到成形的每一個步驟,大家都全神貫注,體會傳統手作的細膩與樂趣,也學會欣賞文化傳承背後所蘊含的匠心精神。
隨後,師生們前往「阿聰師芋頭文化館」,由館方人員介紹阿聰師的創業歷程與大甲芋頭產業的發展脈絡,學生們不僅了解芋頭製品的生產與品牌經營過程,更在香氣四溢的環境中展開「芋頭酥手作體驗」,從親手揉麵、包餡到塑形成形的過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地方農產的價值與創新應用,烘焙完成後,滿室的芋香與成就感洋溢全場,讓每位參與者都露出滿足的笑容,為這趟文化之旅增添溫馨與甜蜜的回憶,館內人員皆對中臺科技大學師生的參與表達高度肯定,藺草文化館表示,學生們在編織體驗中展現出極高的投入度與創造力,讓傳統工藝課程增添了活力,也看見年輕世代對文化傳承的熱情與關懷,學生們在製作芋頭酥的過程中互相協助、積極學習,展現出良好的團隊精神與學習態度,令人印象深刻,廠商們一致認為,這類結合教育與文化體驗的活動,不僅能促進地方產業與學校之間的良性交流,也有助於培養青年學子對在地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攜手為推廣地方特色與文化永續盡一份心力。
資源教室老師表示:本次職業參訪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與手作體驗,更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核心精神,透過親近地方產業與文化,實踐「SDG 4優質教育」、「SDG 8良好工作與經濟成長」及「SDG 11永續城鄉和社會」等目標,讓學生在實際行動中理解永續的價值與職涯連結的重要性,未來,資源教室將持續推動多元體驗與文化探索課程,鼓勵學生以開放心靈擁抱生活,培養社會關懷與環境意識,實踐「學習即生活、體驗即成長」的教育理念,為永續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圖/文 學生事務處 提供】